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形成的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具备创新性、高效性、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环保等特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重点从四个方面优化发展路径。
扎实推进农村数字化改革。数字乡村是在采集、整合、分析有效数据的基础上,构建起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政府管理服务数字化的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决策平台,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数字化改革首先要全面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加快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进一步扩大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种植、农业管理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借助互联网,对农业种植、农业管理实施“云端”监测;利用数控技术,推广无人机等新型装备实行全自动播种、灌溉、收割,提升农业产业化效率。其次要激发县域数字经济新活力。以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发展,催生乡村新业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产业与文旅相结合,促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发展,推动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新局面。要健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农村“三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乡村治理效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准确的预警信息,增强农村智慧应急管理能力,为乡村居民生活提供全方面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着力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持续推进乡村数字健康发展,增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效,加强农村特殊人群信息服务保障。
配置创新要素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瞄准产业,培育产业新动能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引擎是科技创新,突破点在于创新要素配置。要将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至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的全寿命周期过程,激活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动能。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从劳动手段来看,要注重原始创新技术的积累和沉淀,将“种子芯片”、基因工程、生物制造技术等研发作为农业新兴产业的未来赛道,创造“0”到“1”的颠覆性农业创新技术。同时加强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加快推进自主自研农业高新技术的在全球市场转化应用;从劳动力来看,人是创新资源创造的主体,也是要素配置直接参与者。要积极培养农业“新质人才”,一方面要有具备前沿科技和多学科交叉知识储备的创新型人才,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实现创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农业领域领军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同举同行的队伍,助力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转化科技成果。推动农业教育改革,破除知识体系老旧、知识层面落后等问题,培育各类人才的原创精神,加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知识储备;从劳动对象来看,积极发展农业领域的新业态,实现一产向二三产的延伸,可在一老一小、乡村文化、环保生态、碳汇交易等方面开辟新领域。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政府要“给机会、育主体、树榜样”,进而推动三产融合向高端化发展。
注入绿色驱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对全面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提升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应用绿色低碳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力实施农业生产节能减排行动。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促进资源循环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物料的循环利用,推进生物有机肥的广泛使用,推广秸秆还田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探索生产过程低碳减排新路径,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药喷洒、害虫防治等方面。解决好“景观化、产品化、景区化”问题,在农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向景区化改造升级,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文旅结合,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另一方面,推进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做好乡村布局规划,尊重山形地貌依山就势,高质量做好聚居点总平面布局方案设计和建筑风貌设计,以更加科学的规划设计引领乡村面貌。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排放治理、垃圾收运处置等行动,做好饮用水安全、通讯服务、能源供给等保障,绘就“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传承乡村文化,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人文景观,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弘扬和保护优秀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将历史元素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不断丰富乡村居民生活。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新发展阶段下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应进一步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服务供给,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双提升。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要坚持以培育高质量服务主体为导向,统筹已有服务主体和服务平台资源,盘活闲置农资资源,建立与农业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双轨并行的发展路径,帮助服务主体提质增效、助力经营主体增收。保障服务供给方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性平台功能和产品供给,将村集体经济、家庭农场、专合社等经营主体“串珠成链”,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服务主体要结合经营主体业务范围,规范服务流程和监管机制,探索农业生产托管、品牌设计等个性化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在服务强化带动引领方面,要建立起服务主体和零散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构建集体经济入股、民营企业投资、专业服务团队参股的运营模式,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内容,分担和共享小农户经营风险和利润,积极引导零散农户规模化运营。建立服务主体考核体系,量化服务小农的考核指标,落实以奖代补的政策支持方式,激发服务主体的带动引领主动性。(作者: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吕陈、刘航,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